今天是:

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

关于驻马店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(草案)的报告

来源: 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2-28

—— 2018年2月24日在驻马店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

第三次会议上

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

各位代表:

受市政府委托,现将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(草案)提请市人大四届三次会议审议,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。

一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

2017年,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,较好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,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。

(一)经济运行稳中向好。坚持把稳增长保态势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,强化政策督查落实,为经济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。初步核算,全市生产总值2002.64亿元,增长8.3%,高于年初目标0.3个百分点;其中一产373.75亿元,增长4.2%;二产806.24亿元,增长8.1%;三产822.65亿元,增长10.4%,三次产业结构为18.7:40.2:41.1,首次呈现“三二一”结构,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.5%。农业生产总体稳定,新建高标准粮田100万亩,全年粮食产量132.5亿斤,为历史第二高产年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7%,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.5%,实现利润增长19.3%。落实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,强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,加大基础设施投入,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735.42亿元,增长11.9%。积极发展新型消费业态,推动消费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6.44亿元,增长12.7%,高于年初目标0.7个百分点,居民消费价格稳定在1%。加快财税体制改革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.2亿元,增长13.9%,高于年初目标4.9个百分点。推动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,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.9%,高于经济增速0.6个百分点。

专栏1: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情况

    2017年,33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3.9亿元,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6%;29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89.9亿元,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1%。全年共竣工项目98个,新开工项目118个,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。

 工业领域。实施199个项目,完成投资620亿元。

 服务业领域。实施47个项目,完成投资230.7亿元。

 农林水领域。实施5个项目,完成投资15.7亿元。

 城镇基础设施领域。实施23个项目,完成投资61.7亿元。

 交通领域。实施5个项目,完成投资28.8亿元。

 科教文卫领域。实施17个项目,完成投资33亿元。

(二)发展质量持续提高。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,召开全市转型发展攻坚推进会议,研究制定转型发展攻坚战“1+6”方案,一个产业一个方案全力推动,加快企业绿色化改造、智能化改造、技术改造。建立转型发展项目库,重点推进总投资1120.3亿元的171个转型攻坚项目实施。积极推进全市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“两区”建设,2个产业集聚区达到二星级,8个产业集聚区和1个服务业“两区”达到一星级;全市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123.4平方公里,市级形成6大产业集群,县级形成8个特色百亿级产业集群;全市服务业“两区”完成投资121.4亿元,建成区面积7.22平方公里,主营业务收入160亿元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、省级工程实验室2家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、院士工作站2个。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,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,启动生态文明考核工作。在重点领域实施一批节能降碳工程,2017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%。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2.39%,提高1.5个百分点。

专栏2: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“两区”

二星级产业集聚区(2个):市产业集聚区、泌阳县产业集聚区

一星级产业集聚区(8个):驿城区装备产业集聚区、遂平县产业集聚区、西平县产业集聚区、上蔡县产业集聚区、汝南县产业集聚区、平舆县产业集聚区、确山县产业集聚区、正阳县产业集聚区。

一星级服务业“两区”:平舆县产业集聚区。

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产业集聚区(4个):上蔡县产业集聚区、平舆县产业集聚区、泌阳县产业集聚区、遂平县产业集聚区。

主营业务收入200-300亿元产业集聚区(2个):市产业集聚区、汝南县产业集聚区。

主营业务收入100-200亿元产业集聚区(4个):西平县产业集聚区、正阳县产业集聚区、确山县产业集聚区、驿城区装备产业集聚区。

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特色产业集群(8个):市产业集聚区化工产业集群、驿城区装备产业集聚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、汝南县产业集聚区新能源电动摩托车产业集群、平舆县产业集聚区皮革皮具产业集群、遂平县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集群、泌阳县产业集聚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电子电器产业集群、上蔡县产业集聚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。

(三)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。以“去降补”为重点,积极稳妥,统筹推进。去产能成效明显,共退出生铁产能100万吨、粗钢产能160万吨,全面完成去产能工作任务。商品房去库存进展明显,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%,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1.9%,全市商品住房去化周期为5.89个月,去库存阶段性任务完成。去杠杆工作稳妥有序推进,企业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,大力推广应用PPP模式,积极引入社会资本,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更加规范。降成本取得较好成效,从税负成本、用电成本、制度成本、融资成本等方面多渠道降低企业成本近3亿元。补短板扎实推进,脱贫攻坚和城乡公共设施、生态环保、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,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加快推进。

专栏3:重点基础设施建设

公路。周驻南高速、息邢高速、G328国道快速推进,安罗、许信高速开工建设,加快推进S241、S224、S222等干线公路升级改造,新建农村公路1979公里,完成投资72.9亿元。

能源。建成投运生物质发电项目1个,总装机容量30兆瓦。全市并网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7个,总装机容量425兆瓦;风电项目并网6个,总装机容量246.4兆瓦。新增“十三五”光伏扶贫村级小电站989座,总容量275兆瓦,覆盖贫困户5.7万户。

水利。积极推进宿鸭湖清淤扩容工程尤庄段建设,中心城区生态水系建设快速推进,练江河治理及引水灌溉调节工程、小清河引水灌溉调节工程基本完工,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万亩,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94.06万人。

城镇。实施百城建设提质项目573个,完成投资152亿元,加快12条组团连通工程建设,实施42条主次干道维修和27条新建道路,薄山和板桥水库引水及“一园两馆”、杨靖宇纪念馆、市殡仪馆、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。

(四)重点领域攻坚成效明显。聚焦脱贫攻坚、新型城镇化、环境保护,集中力量、综合施策,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。脱贫攻坚全力推进,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8.1亿元,实施各类脱贫项目3001个,全面完成193个贫困村整村脱贫、9.15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3214人易地搬迁任务;积极探索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,得到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。加快实施百城建设提质项目,完成一批道路新建和升级改造任务,对6条河流进行集中整治,新增绿化面积90万平方米,新建改造垃圾中转站47座、公厕288座,对38个城中村、1100多个小区楼院和城乡结合部进行综合整治,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和二污二期、四污一期开工建设,火车站新站房建成投用,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。大气污染防治强力推进,突出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“三治本三治标”落实,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40天;黑臭水体整治稳步推进,5条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任务;大力推进节能减排降碳,单位生产总值能耗、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、二氧化硫、氨氮、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省定目标任务。

专栏4:脱贫攻坚

2017年,全市9.1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,193个贫困村摘帽。

基础设施建设顺利。全市累计投入扶贫资金38.1亿元,实施脱贫项目3001个。

产业扶贫成效初显。围绕优质粮食、畜牧养殖等十大脱贫产业,创新九种带贫模式,基本实现贫困人口产业全覆盖,组织引导贫困人口20155人稳定就业。

金融扶贫取得突破。全面推广金融扶贫“卢氏模式”,大力推进金融扶贫“四大”体系建设,累计建设9个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、154个乡镇金融扶贫服务站、2108个村金融扶贫服务部。

易地搬迁扶贫步伐超前。累计投入1.2亿元,建成12栋高层建筑、264套独体安置房,3214名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稳定脱贫。

(五)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。坚持问题导向,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,市委确定的重点改革事项顺利实施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全面推行权力、责任和效率清单,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,取消行政职权158项、各类证明186项,国家和省公布取消、上级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落实到位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公布“两随机一公开”清单,政务服务平台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运行良好。在“五证合一”基础上,全面实施企业登记“三十五证合一”,各类市场主体增长18.8%。切实推进新版投资审批流程在线运行,将审批事项从113项精简到59项,项目全过程审批时间继续压缩,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。深化金融改革,郑州银行驻马店分行及上蔡、新蔡农商银行挂牌开业,汝南农商银行即将挂牌,泌阳农商银行获准筹建,平舆农联社已上报筹建申请,确山村镇银行挂牌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,药品加成全部取消,城乡居民医保患者自付比降低7.69%,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率为95.03%。深化农村改革,制定出台农村土地“三权分置”实施方案,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。推进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,市城管局正式组建。科技、教育、文化等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。


专栏5:“放管服”四大平台

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。全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国家、省、市、县区四级平台纵向贯通和信息资源联通共享,2017年在线办理业务906件。

公共信用信息平台。开通“信用驻马店”网站,在多个重点领域建立了信用信息记录,守信激励、失信惩戒取得重要突破。2017年归集信用信息196.5万条,接受查询7.6万次。

公共资源交易平台。2017年,全市公共资源项目交易总数2748宗,交易总额308.5亿元,其中工程交易1174宗,政府采购交易1284宗,土地交易241宗,国有产权交易41宗,其它交易8宗。

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平台。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市、县、乡三级政府部门全覆盖,其中市本级政务部门覆盖52家,纳入市级政务服务事项500项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完成70个政务单位交换节点,归集基础信息库61类1400万条记录。

(六)开放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。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,以“中国农加工洽谈会”为平台,紧紧围绕集群发展招大引强、围绕延链补链招专引精、围绕产业升级招新引先、围绕比较优势招特引优,采取大员招商、产业招商、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,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,2017年共举办各类主导产业大型专项招商活动14次,先后派出200多个招商小分队,赴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定点定向招商,各县区在经济发达地区共举办29次产业推介招商活动,全市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1个,合同总投资1587亿元;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62亿元,增长8.4%;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.99亿美元,增长3.3%。成功举办第二十届“中国农加工洽谈会”,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76个,投资总额815.3亿元。

专栏6:2017年部分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

天中食品产业园技术改造暨质量食品安全升级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,总投资15.5亿元,2017年投资3亿元,总建筑面积20.8万平方米,年产30万吨谷物健康食品。

河南正花食品产业园建设项目,总投资10亿元,2017年投资5亿元,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,年加工花生系列产品20万吨。

龙凤山产业园区项目,总投资15.6亿元,2017年投资6.5亿元,建成总部大厦、厂房及原粮仓储库、成品库、国家级生物技术研发中心、原料物流配送中心等。

五得利集团面粉生产项目,总投资7.5亿元,2017年投资1.5亿元,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,形成日加工小麦5000吨、年加工小麦165万吨面粉生产能力。

东威车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台家用轻型电动乘用车及货运车生产项目,总投资20亿元,2017年投资7亿元,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。

(七)民生福祉持续改善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,全市“十件重点民生实事”10大类29项任务已全部完成。全年完成财政民生支出339.2亿元,增长16.6%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.6%。稳定扩大社会就业,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.3万人,失业人员再就业3.2万人,困难人员就业1.38万人,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.05万人。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,城乡居民基本养老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19.2万人、661万人;加强残疾人、城乡低保人员和孤儿等困难群体生活保障,新的补助标准全面执行。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,新开工棚改安置房3.78万套,基本建成2.25万套,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。启动实施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,34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项目加快推进。大力实施普通高中培优工程,本科一批上线人数增长23.8%。职教园区完成投资6.42亿元,职业技术学院、省交通技校项目加快推进。扎实推进健康驻马店建设,市中心医院、市第二人民医院被命名为三级甲等医院。落实国家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规划,4省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在我市成功召开,稳步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。依法处置非法集资,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,全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,依法做好信访维稳工作,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,社会大局保持稳定。

专栏7: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

一是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。4月1日起,全面建立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,目前全市共参保637740人,有53962人次享受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待遇,报销金额8979万元,困难群众大病医疗负担明显减轻。

二是免费“两项筛查”。全市免费进行超声筛查19232 例,筛查率为 52.7%;免费血清学筛查18407例,筛查率为50.44%;免费新生儿“两病”筛查34618例,筛查率为94.87% ;免费听力筛查36045 例,筛查率为98.78%。

三是困难群体生活保障。全市共有12.6万名残疾人享受“两项补贴”政策,发放资金9454.7万元。共有城乡低保30.9万人享受补助,累计支出5.79亿元。共有孤儿2634人,已发放孤儿生活费2461.2万元。

四是新增城镇就业。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.3万人,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3.2万人、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.38万人,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8%、161%、197%。城镇登记失业率3.2%,低于省控目标。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。

五是贫困地区“全面改薄”。全市完成554所学校,圆满完成目标任务。

六是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。完成100个中心村电网升级改造、331个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和15460眼农田机井通电任务。3个县电网脱贫改造完成年度任务,消除6个乡无变电站问题。

七是冬季清洁取暖。中心城区新建改造换热站6座,新建和改造供热管网9.2公里,新增集中供热面积71.24万平方米。全市电代煤、气代煤完成4.2万户。完成50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拆改。实施燃煤机组及集中供热燃煤锅炉质量控制,全部使用优质燃煤。

八是大气环境质量。全市优良天数为240天,实现“两降一升”目标,空气质量明显改善。

九是城市垃圾处理。加强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力度,完善生活垃圾管理制度,规范建筑垃圾源头管控和“四统一”标准,完成115.24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。

十是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。建成4座大型沼气工程。全市规模化养殖场综合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1.88%。全市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关闭或搬迁149个。

这些成绩来之不易,是市委科学决策、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市人大、市政协加强监督、有力支持的结果,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、奋力拼搏的结果。

从全年计划执行情况看,各项目标仅有固定资产投资未完成年初预期目标,主要原因:一是受大的投资形势影响,今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较多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.2%,全省增长10.4%,我市投资增速虽然下降,但一直保持全省第一位次;二是国家节能减排、治理大气污染等环保措施,使部分项目停工或施工时间增加,造成投资增长减缓,仅12月份受“封土行动”影响,123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停工,部分续建项目和计划竣工项目不同程度受到影响,直接影响投资200亿元以上。

二、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

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,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。今年政府的总体要求是: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定市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,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着力创造优势打好“四张牌”,着力打好“三大攻坚战”,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着力深化改革开放,着力优化发展环境,着力打造产业发达之城,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,奋力谱写“四个驻马店”建设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篇章。

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:生产总值增长8.5%左右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%左右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.5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%,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.5个百分点以上,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%以内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并略高于GDP增速,节能减排、生态环保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。

三、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

(一)着力稳定经济增长。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,综合施策,因势调控,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。积极扩大有效投资。认真落实支持民间投资的有关政策措施,着力解决政策环境不优、发展预期不稳、投资意愿不强等问题。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,着力推进总投资899.9亿元、年度计划投资311.6亿元的47个省重点项目建设;初步确定市重点项目397个,总投资4329.3亿元,年度投资1731.9亿元,确保完成建设任务。建立重点项目例会制度,完善重大项目考核推进机制,确保省市重点项目按节点有序推进。加强项目储备,完善三年滚动投资计划,增强投资后续支撑。培育消费新热点。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,落实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医疗、养老、教育、文化、体育等领域的具体措施,扩大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。推动互联网与养老、医疗、家政、快递等服务业融合发展,鼓励引导节能、环保、低碳等绿色消费。切实防范化解风险。加强价格风险研判,及时发现和解决商品价格异常波动等苗头性、潜在性问题。积极防控金融市场风险,严厉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。防控企业经营风险,引导企业强化风险意识,加强财务管控,降低企业杠杆率。防控政府债务风险,推动政府融资机制规范化、透明化和法制化。

(二)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扩大优质增量供给,实现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发展。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攻坚。制定转型发展综合性奖补政策,明确“一去三改”重点任务,加快推进重点产业转型发展,动态完善转型发展项目库。提升产业集群特色优势。加快产业集群培育,创新平台建设,加快产城融合,探索建立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,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发展,打造一批优势产业集群,力争今年二星级产业集聚区达到3个以上。加快服务业“两区”提质升级,规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。加强创新引领型平台建设。围绕新兴产业集群培育,统筹布局一批产业创新平台。加快创新引领性平台建设,优化整合工程研究中心、工程实验室,加强联合创新平台建设。降低实体经济成本。把降成本与产业转型发展、提高质量效益结合起来,完善降成本监测评估等长效机制,在抓好已出台降成本政策落实基础上,实施好国家新的减税降费措施,多措并举降低企业融资、人工、用能和制度性交易成本。弘扬企业家精神。制定出台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、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,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,引导企业家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,在培育发展新动能、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。

(三)推动产业做大做强。围绕兴工强市、兴农立市、三产兴市目标,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,着力打造“产业发达之城”。做大做强工业经济。坚持扩充总量和调优结构并重、扶优扶强和招大引强并重、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并重、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并重,扶优扶强一批、推动上市一批、转型升级一批、招大引强一批、开工建设一批、建成投产一批,进一步调整优化存量、扩大优质总量、补齐发展短板,促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,实现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转变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。积极采用“互联网+”新模式,在改造提升商业、餐饮、住宿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,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,实现服务业弱市向服务业强市转变。着力发展服务业“两区”和文化旅游、现代金融、现代物流、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,力争全年完成“两区”投资190亿元,旅游业收入增长20%以上,引进2-3家股份制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,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节点城市和豫南健康养老基地,引领服务业快速发展。推动高效农业发展。加快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,落实“两区”划定任务,推进86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32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,确保全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0亿斤以上。大力发展优质产品,优质小麦发展到450万亩、优质花生500万亩、优质白芝麻80万亩,扩大食用菌、优质林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。大力发展“互联网+”、“旅游+”、“生态+”等农业新业态,积极推进旅游观光农业、都市休闲农业发展,启动中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,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。

(四)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。坚持以人为核心,以中心城区为龙头,以县城为重点,加强统筹协调,优化政策组合,推动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.5个百分点以上。加快中心城区发展。突出中心城区龙头地位,抓好老城区结构性改造和新城区高品位提升,着力打造文明美丽之城。加快推进七大片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,抓好火车站片区西广场、铁路东区域建设开发,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,不断改善群众生活环境。启动实施15条干道升级改造和91条道路建设,加快公交场站、公交智能化系统和高铁站建设,深入开展国家“公交都市”和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工作。完成板桥、薄山水库引水工程,开工建设第五、第六污水处理厂,加快推进生活、建筑垃圾处理和27座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,加快完善城市生态功能,重点抓好河流水系治理、水库和河道连通补源工程,加快推进生态水系连通和雨污分流工程,开工建设骏马河改造工程。按照建设海绵城市要求,加快推进练江湖公园、小清河公园、北部新区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。推进城镇建设提质增效。抓好县城管理,进一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,切实提升县城形象。立足提升品位和完善功能,抓紧实施一批基础设施、生态环保、公共服务项目,提高县城承载力。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,重点抓好竹沟红色小镇、嵖岈山风情小镇、关王庙豫剧小镇、梁祝文旅小镇以及胡庙、蚁蜂等旅游小镇开发建设。加强“四美”乡村建设。按照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,适时编制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。围绕环境美、田园美、村庄美、庭院美,全面推进“四美”乡村建设工程。以农村垃圾、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,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加快推进“厕所革命”,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环境卫生体系。继续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,解决90个贫困村饮水不安全问题。实施“四好”农村公路,新建改造提升农村公路500公里。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条件,改善村容村貌。

(五)强化基础支撑能力。坚持突出重点、弥补短板、强化弱项,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互融,夯实发展支撑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。积极做好陇盐铁路(南驻阜段)、南-驻-周-商高铁等铁路项目谋划争取工作,尽早形成驻马店“十字”铁路网络;加快推进周驻南、息邢、许信、安罗高速和G328、S223、S224、S241、S330等一批干线公路项目建设,开工建设107国道绕城项目,启动107国道向东改线前期工作,推进嵖岈山通用机场前期工作,力争开工建设平舆通用机场,努力打造驻马店交通新优势。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。协调推动青海—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,抓好第三座500千伏变电站前期工作,开工建设220千伏电网项目4个,110千伏18个,完成上蔡、平舆、确山3个贫困县及25个深度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,继续实施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和风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。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。开工建设宿鸭湖水库清淤扩容工程,抓好板桥水库除险加固、中小河流治理、高效节水灌溉、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,加快推进南水北调4县供水工程,加快平原洼地治理、汝河治理、淮河流域滞洪区建设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、出山店水库向正阳平舆上蔡供水、洪汝河水系连通、杨庄滞洪区水资源综合利用前期工作。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。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,实施城市基础网络完善、宽带乡村等重大工程,加快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现代通讯基础设施建设,努力打造智慧城市。

(六)深化重点领域改革。更好地发挥改革牵引和创新引领作用,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。完善县区电子政务平台系统应用,全面实行非涉密行政权力事项在线办理,推进便民服务事项市、县、乡、村四级全覆盖,实现“平台之外无审批”。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在线监管平台的对接联通。全面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,完善人口、法人、电子证照等基础信息数据库,实现证明材料、服务流程“双精简”。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推动建成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系统。推进“证照分离”和网上审批改革,持续推进“三十五证合一”改革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大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,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全流程、便利化服务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。推广“多规合一”“多评合一”“多图联审”等创新举措,简化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管理。加快推进在线平台与各级审批部门系统对接融合,建成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系统,全面实现在线审批。完成全市PPP项目库核查清理工作,修订完善财政PPP项目入库指导。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的若干意见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实施意见,努力保持民间投资稳步增长态势。深化金融改革。加快推进农信社改革,推动达标农信社加快组建农商行步伐。大力推动企业境内外上市。深化农村改革。完善承包地“三权”分置制度,落实集体所有权,稳定农户承包权,放活土地经营权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探索盘活闲置农户和宅基地的办法。深化价格改革。研究出台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,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,逐步推行分类水价和分档水价,建立健全反映用水成本和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水价形成机制,完成污水处理标准调整,推动市县建立健全非居民超定额累计加价、工商同价制度。同时,持续推进医药卫生、科技、教育、文化、事业单位等重点领域改革。

(七)加强生态环境保护。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,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。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,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,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,强化县区政府生态文明主体责任。启动市、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基础评价工作,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,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,加快静脉产业园建设。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。突出重点区域、重点企业、重点时段,狠抓以扬尘控制为重点的“六控”措施落实,大幅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,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。引导企业强化绿色发展理念,加大环保投入,提高污染治理设施装备水平,力争达到高标准排放。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。坚持全域治理、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,认真落实“河长制”“湖长制”,坚决管住排污口、污染源,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、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,持续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,确保完成省定目标。开展土壤污染防治。大力开展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,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,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,严格危险废物环境监管,有序搬迁和依法关停严重污染土壤的企业。

(八)大力推进开放合作。以招商引资为重点,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,认真办好第21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,高标准谋划推进中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重大项目,加快打造开放合作高地。完善招商机制。成立市招商引资中心,建立专门招商团队,统筹抓好招商引资工作。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流程,明确项目包装、信息发布、洽谈签约、规划土地保障、开工建设等各环节的责任,形成招商引资良性机制,努力实现“包装一批、签约一批、开工一批、在建一批、投产一批、储备一批”,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、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。突出精准招商。制定开放招商专项行动方案,围绕长三角、珠三角和京津等重点区域,推动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、招才引智转变;深入开展定向招商、以商招商、大员招商、环境吸商、商会招商、老乡引商,不断提高招商实效。对达成合作意向的重大项目,组织专业团队跟踪对接,确保项目早日签约、早日落地,确保实际到位省外资金增长7%。推动全面开放。推进全方位、全领域、全过程开放,按照自贸区标准,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,着力推进投资自由化、贸易便利化、监管法制化、服务高效化,构建统一开放、运转高效、公开透明、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。加强开放平台建设,协调南阳海关、信阳商检在我市设立办事机构,推动驻马店保税物流中心建设。加强区域合作。加大与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内各市工作联动,建立定期沟通衔接机制,共同协调国家和省落实对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,加快实施一批老区振兴发展项目,推动老区尽快实现振兴发展。积极做好淮河生态经济带协调工作。

(九)持续保障改善民生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。认真抓好重点民生实事。在省定重点民生实事基础上,制定工作实施方案,再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。深入推进脱贫攻坚。紧紧围绕我市脱贫攻坚目标,全力以赴、精准发力,确保泌阳、汝南、正阳3个省级贫困县如期摘帽,完成220个贫困村退出、10.8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2518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。着力扩大社会就业。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,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、农村劳动力、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,动态消除“零就业家庭”,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以上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加快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,确保全年城乡居民养老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进一步提高;适度提高城乡低保和优抚补助标准,积极参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;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与大病保险制度有效衔接,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;加快住房保障建设,全年新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10.8万套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。加快普及学前教育,新建幼儿园48所,改扩建幼儿园182所;认真实施义务教育“全面改薄”和“城镇扩容”规划,完成“全面改薄”学校370所。推进高中扩容改造,全面提高办学质量,不断提高高考升学率。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,支持黄淮学院转型发展,积极引进省内外名校到驻马店办学。推进“健康驻马店”建设。深入开展健康促进行动,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,启动建设市妇幼保健中心、市疾病控制临床救治中心,加快推进市妇女儿童医院建设,力争市中医院儿科病房大楼建成投用;深入推进分级诊疗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联体建设,依托市中心医院和市中医院,筹建驻马店医疗集团;深化爱国卫生运动,启动健康城市、健康村镇创建工作;加快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。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。抓好100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,完成250场戏曲惠民演出,加快推进蔡国故城等重点文物维修和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项目建设。积极参加全省第十三届运动会,承办好2018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嵖岈山站比赛。推进社会治理创新。以“平安驻马店”建设为抓手,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,排查清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,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。强化食品药品监管,对制假售假、制劣售劣行为依法严惩、公开曝光。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。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,推行阳光信访、责任信访、法治信访,妥善解决人民群众合理合法诉求。

各位代表,实现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,任务艰巨,责任重大。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,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,坚定信心、真抓实干,开拓创新,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,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发展、谱写我市更加出彩新篇章而努力奋斗!

 

附件:驻马店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划(草案)

  

附件

驻马店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

主要指标计划(草案)

指标名称

单位

2017年计划

2017年完成

2018年计划

1.全市生产总值

%

8

8.3

8.5左右

2.一般公共预算收入

%

9

13.9

10

3.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

%

3以内

1

3以内

4.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

%

12

12.7

11.5

5.固定资产投资

%

14

11.9

12

6.实际利用省外资金

亿元

258.5

262

280

7.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

%

8.5

8.7

9左右

8.市重点项目投资

亿元

840

989.9

1731.9

9.城镇化率

%

42

42.39

43.9

10.城镇新增就业人数

万人

5

8.3

5

11.城镇登记失业率

%

4.5以内

3.2

4.5以内

12.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量

万套

3.7877

3.7877

10.8

13.粮食总产量

亿斤

130

132.7

130

14.新增高标准粮田

万亩

100

100

15.职业技能培训

万人次

16

17.3

16

16.旅游业总收入

亿元

180

185

225

17.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

%

8

8.9

8.5以上

18.新解决贫困人口

万人

9.13

9.15

10.8

19.万元生产总值能耗

%

1

1

省定

20.空气质量优良天数

209

240

210天以上

 


通知公告

更多

人大新闻

更多